关于全县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

(作者:wxuser684356时间:2020-08-23 11:14:44)

关于全县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1

发展现代健康服务业是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对于加快医养融合步伐、满足日益增长的老龄化现状和提升健康养老服务业水平,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按照县委《关于县处级领导干部领题对全县“5+1”发展战略开展专题调研》及《补充通知》的安排部署,近期,我们组织卫计、民政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分别深入部分医疗单位和养老机构,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意见卡等形式,对我县医养融合和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就如何加快医养融合建设步伐,助推健康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提出了措施办法。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60岁以上老年人约3.5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7%左右,并将以年均3.5%的速度持续增长,到2020年全县老年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之多。随着高龄老年人、空巢老年人和失能老年人日益增多,我县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医养融合发展将对我县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患病、失能、半失能老人对医疗康复照护服务需求十分迫切,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亟待解决。比如,我县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仅有6家,其中县办的仅有2家(康乐中心敬老院、端氏敬老中心),乡镇办的仅有3家(土沃、胡底、中村敬老院),私营1家(夕阳红老年公寓),除了一家私营的外都是五保户供养服务机构。按照国家关于养老服务每10位老人需1名专业服务人员的要求,我县目前有3.5余万名60岁以上老人,就需要超过3500名的专业服务人员。但我县现有的几家养老机构仅仅供养了100余位老人,且均未设立医务室,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老龄化社会现状需求。因此,加快医养融合式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步伐刻不容缓、箭在弦上。

二、存在的差距与短板

(一)国家大政方针落实短板。在今年8月份召开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重视重点人群健康,保障妇幼健康,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和医疗服务”的战略性部署。但由于“医”“养”分属不同专业领域,相应的公共资源也由县卫计、民政等不同部门分配,而且“医”“养”又受到社保、财政等因素制约,各相关部门对相关政策的认识、调整和落实难以做到协调一致和横向整合。因此,要真正实现“医”“养”统一融合,需要打通政策和资源壁垒,加大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力度。

(二)发展规划和政策支持短板。虽然2013年国务院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推进养老服务和医疗卫生服务相融合提出了明确要求。但目前我县对推进医养融合服务模式没有任何发展规划和明确的政策支持,给推动此项工作带来了阻碍。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大,养老服务需求的不断增加,我们务必要在加快医养融合建设步伐,推动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工作,亟需出台一整套完备的医养融合服务体系相关政策的强力支撑。

(三)养老资源和工作标准短板。养老机构在向医养机构转型硬件方面要具有足够的空间、房屋设施和相当水平的医疗器械,软件方面要医院具有健全的科室和全面的诊疗项目,具备有资质的数量充足的医师和护士。目前我县六家养老机构除均未设立医务室,且由于政策支持的缺位和养老机构数量的严重不足,现有入住老人的医疗护理需求都远远不能得到满足。

(四)居家养老供需短板。受到孝道传统习俗和现有养老条件所限,目前我县90%的老年人还是选择居家养老。老人最关注的也是儿女日常护理、慢性病管理、健康咨询及中医保健服务,失能半失能老人还需要在生活照料基础上进行医疗诊断、康复护理等服务。虽然我们近年来都投资大量人力、物力,为60周岁以上老人开展了免费健康体检服务,但由于目前全县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的配置尚不均衡,且存在药品单一、设施简单、医务人员缺乏的问题,要想实现为居家老人提供更周到、更便捷的医疗服务还有很大难度。

三、建议与对策

医养结合服务模式是人们在养老理念、医疗理念和消费理念上的重大转变,也是对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公共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必须依靠县委、县政府层面的长远规划和政策支持,其中涉及的制度和政策也不是县级层面所能改变的。但就我县来讲,面对3.5余万老年人的现实需求,应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尽全力加快医养融合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步伐。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制定长远规划,健全协调机制

医养结合涉及卫计、民政等多个部门,需要县政府出台明确的规划引领和统筹联动的机制。一是将发展养老服务业和健康服务业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规划,明确发展思路、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在“十三五”期间根据全县老年人群体的医疗服务需求和养老、医疗资源分布状况,统筹做好各类医养结合机构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实现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设的有效配置和有机衔接,提高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对公共服务资源的利用效率。二是出台《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将此项工作作为全区2017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成为惠及全县老年人的重要举措。三是建立民政、卫计、人社、财政等部门组成的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各部门间的横向联系,定期召开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问题。

(二)加大财政投入,落实政策措施

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是保证医养结合模式顺利推进的根基,我县应结合县情实际,在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相关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卫计、民政等部门的政策倾斜力度,制定更加全面具体、操作性强的措施。在土地使用方面,做好养老机构用地的预留和储备,保障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建设用地,对新建项目的土地出让金可适当优惠,同时强化对医养结合设施建设用地的监管,严禁改变用途。在机构管理方面,尽快建立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意外伤害、重大疾病保险制度,构建养老服务行业风险合理分担机制。在医保政策方面,协调有关部门将更多医养结合机构纳入医保范围,并适当提高报销比例和扩大报销范围。在市场准入方面,将医养结合作为养老机构设立许可的重要内容,对由医院转型的符合养老机构设立条件的老人护理院给予审批;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法规,对养老机构内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给予审批,并加大对这些医疗机构的业务指导力度。在基础建设方面,建设城东、城西片两个规模较大的健康养老康复中心,建议将县第二人民医院与县人民医院整体合并(县二院作为县医院分院),建立我县第一个医养结合的康复医院试点模式;将即将重建的龙港卫生院建立康复医院第二试点,努力在“十三五”期间逐步辐射全县,切实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性的养老医疗服务。

(三)结合情实际,完善服务体系

在加快养老康复试点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模式,形成功能互补、有序发展的医疗养老服务格局,努力实现医疗与养老的无缝对接。一是鼓励有一定规模的养老机构附设医院或医务室,鼓励有县人民医院等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开设老年医疗护理病房,可借鉴上海市以奖代补的扶持政策,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设置医疗机构给予一次性补贴(其中护理站、医务室补贴10万元;门诊部、护理院补贴50万元),招用专职医护人员按医护人员数乘以上年度全市最低工资40%标准给予补贴。二是充分发挥9大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作用,将其作为医养融合的支持平台,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委派医生上门提供基本医疗护理服务。三是优先考虑解决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照护问题,在全县新建、改建1-2所医养结合护理院(或称失能老人医护养老中心),缓解了医院病床紧张问题,也使老人得到专业护理,有尊严、有质量的安度晚年。

(四)推行医养结合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积极探索并建立医养融合养老模式,利用现妇幼保健院基地,吸引社会资本,采取PPP模式筹建沁水体检康复养老中心。二是对县域医疗资源应进行统筹规划、鼓励医疗资源融入养老服务、做好养老服务与医疗资源的链接工作。三是县乡医疗机构随政策指引做出适当调整,及时拓展转型、审时度势地为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储备资源、经验、模式、技术、人才;卫计、民政、财政等医疗及养老相关机构,在进行养老服务的同时更多地为老年人提供便捷、优先、优惠的医疗服务,并实现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以及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合作。

关于全县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2

按照区政协2016年工作要点安排,7月中旬,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区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调研组通过实地察看、听取汇报、座谈讨论等形式,重点围绕全区健康养老服务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等情况进行了认真研究和分析汇总,并结合平时对健康养老服务业所掌握的情况,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峻。我区现有人口45.2万人,其中60 岁以上老年人口10.57 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 23.4%,比全市老龄化水平高出近4个百分点。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养老服务业发展,积极开展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关于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多次召开健康养老服务业建设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健康养老服务业建设工作,积极争取将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发展养老服务事业列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作为政府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进行推进。通过打造“1+3”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建成了以博山“12349”信息服务中心为平台,以居家养老、社区照料、机构养老为内容,具有博山特色的养老服务新模式。目前,全区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91处,其中,敬老院11处,综合性养老中心22处、城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16处、农村幸福院42处。

二、主要发展模式及进展

目前我区健康养老服务业建设工作,以“整合资源,创建多元化养老模式”为主线,通过打造一个平台,创建三种模式,突出一个重点,推进我区养老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一)打造博山“12349”居家服务信息平台

为加快推进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化建设,满足老年人的各种养老服务需求,区民政部门依托淄博金海世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博山“12349”居家服务信息中心,涵盖20多类100多种便民养老服务内容。自成立以来先后进行了3次改造提升,现已实现信息中心、服务对象和加盟商三方通话功能,所有电话用户均可直接拨打“12349”。目前该中心已录入老年人档案20000余条、市民档案10000余条、义工档案200余条,拥有加盟服务商达1200余家,服务人员近3000人。据统计,今年以来博山“12349”便民服务热线共接听群众电话达10000余个,为3000余名老人和家庭解决了困难和生活需求。今年,博山“12349”居家服务信息中心被确认为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项目立项单位,依托该中心申报的“爱行孝乡——居家养老公益服务项目”被列为山东省唯一一个入选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信息中心负责人张梅也被评为“齐鲁敬老和谐使者”。随着信息平台的不断完善,博山“12349”信息服务中心也越来越得到群众的认可,省市区领导多次亲临检查指导,对中心建设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其他地市、新闻媒体也多次来博进行参观学习、宣传推广,博山“12349”真正成为我区便民利民的民生热线。

(二)创建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

目前我区通过有效整合社会力量和服务资源,创建了“三种”互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

(1)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为满足空巢老人和白天无人照料老人的养老需求,区民政部门重点做好了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建设工作,内部设有棋牌室、活动室、书画室、娱乐室等功能区,向老人们提供优质文明健康的服务,进一步拓宽了养老服务形式,满足了不同层次老年人的养老需求。2014年成立的金海世家老年日间照料中心,建筑面积1800平米,拥有书画、棋牌、理疗、保健、健身等十几个功能室,目前已发展老年艺术团体36个,会员达1500余名,全年共接待老年人2万余人次,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2)机构养老服务模式:按照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形式,逐步形成了公办、民办等多种形式养老机构的协同发展。近年来,区民政部门投入资金100余万元对11处敬老院先后开展了多次改造提升工程,为敬老院配备了电视机、洗衣机、床、棉被等生活用品,改善和保障了敬老院老人的生活条件。同时积极鼓励发展民办养老机构,落实民办养老机构扶持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对企业闲置厂房、学校、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改造,兴办养老服务机构。

(3)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以重点优抚对象、低保户、特困户为服务对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城市社区近500名老人提供以家政服务、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的无偿服务。从2013年开始对80周岁以上低保老人发放高龄津贴已总计达444.53万元。及时提高农村五保对象供养标准,2013年以来,先后2次提高农村五保供养标准,集中供养标准由2013年的年人均2790元提高到5900元,分散供养标准由年人均1690元提高到4100元。目前,全区共有农村五保供养对象873人。

(三)突出抓好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

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重点推进养护型和医护型养老机构建设。目前,我区建有博山区老年人养护院、长寿山老年公寓和北博山敬老康复中心等五处集老年护理、医疗、保健、康复、托老养老等多功能服务项目为一体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机构。岜山村依托博山老年病医院等五家医院,建成博山老年人养护院,该项目总投资 26343 万元,建设面积46506 ㎡,设计床位1600张,于今年3月份正式投入运营,重点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服务;在源泉中心医院中建设博山长寿山老年公寓,总投资3000万元,建筑面积10000余平方米,床位400余张,充分发挥其优良的针灸、中医药特色,为老人提供健康养老服务;积极引进ppp模式,实施博山姚家峪生态养老中心建设项目,该项目被列为财政部第二批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示范项目和省财政厅首批政府重点对外推介ppp项目,总投资192540万元,占地面积430亩,分三期进行,现已到位资金26950万元,建成后将形成集养老、养生、医疗康复为特色的生态养老示范基地;对上争取国家基金和政策性贷款,积极推进马公祠康复护理院项目,该项目集生态康复、医养、护理于一体,设计床位1000张,规划建筑面积约8万余平方米。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区健康养老服务业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广大老年人多样化的养老需求相比,还存在明显的差距和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一是历史问题难以解决,存在问题多,监管难度大。我区现有的22处老年公寓中,大多是在未实行办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之前运营的,使用的房屋及设施老化,不符合现在的标准,有的老年公寓依然带着安全隐患无证经营,根据属地化管理原则,所属镇办多次催促彻底整改或关停,区民政局也多次会同区消防部门进行联合消防检查,但效果甚微;二是养老机构行政许可设立难。按现行规定和要求,已运营的养老机构大多数不具备消防手续,难以取得行政许可,却仍在继续运行,存在安全隐患,各级民政部门通过加强属地化管理、联合消防部门开展消防安全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等方式要求全面整改,但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养老机构办理《设立许可证》依然困难,目前全区22处老年公寓中只有3处办理了《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三是养老机构可持续发展程度低。由于养老机构本身是微利行业,日常运营需要大量资金,目前除了国家的建设补贴及三年运营补贴外(由于大多数养老机构未取得养老机构设立许可证,所以享受不到建设补贴及运营补贴),长期运营没有奖补资金,养老机构难以得到可持续发展;四是养老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由于收入、观念等原因,养老机构存在“留不住人”现象,服务人员从业率低、专业化水平低、年龄偏大,缺乏老年服务和医疗护理专业技能,服务质量难以保障。特别是高龄、独居、空巢和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群体的养老服务上存在缺口;五是政策落实困难。针对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虽然民政部、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等部门在税费减免、土地划拨、建设规划等方面都出台了优惠政策,但囿于体制性障碍,水、电、气、暖等优惠价格难以实际落地,致使经营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建设用地问题一直是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六是观念认识尚未到位,宣传力度不够。部分老年人及其子女传统的养老观念尚未改变,绝大部分老年人习惯于独居或空巢生活,他们的子女也不愿意老人加入社会化养老。部分职能单位对开展社区养老服务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宣传力度不够,全社会共同关心建设养老事业的气氛尚未形成;七是缺乏具体的产业发展方案或规划。虽然国家、省和市区相继制定促进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具体的目标任务,各级各单位面对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的健康养老服务业,多处在观望或调研阶段,就如何结合自身实际,走出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路径,没有制定明确的方案或计划。而且,健康养老服务业内容广泛,产业链长,涉及多个部门,不少部门对健康养老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了解不深入,部门的政策调整不及时或落实不到位,部门间缺乏沟通协作,影响了健康养老服务业的顺利发展。

word该篇关于全县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范文,全文共有693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关于全县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doc》
关于全县健康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调研报告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