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诊改工作概述范文

(作者:shampoo时间:2021-07-12 23:35:09)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基础

本课程是全院重点建设的面向全体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和文化素质课程,它为我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服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继续巩固语言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准备必要的职场英语交际能力,即可以用英语完成常规职场环境下基本的涉外沟通任务,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职场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积累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知识,增强中国传统文化的输出,培养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也为将来专业英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根据国家教育部关于印发《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职高专教育的英语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学生在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强化语言的职场交际能力,掌握基本行业英语,有效地实现基础英语向专业英语的过渡。与此同时,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输出,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自主学习能力,终身学习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使英语教学更加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规律,学生更能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需要,成为既懂专业又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课程构建了“通识基础、融合专业、拓展素质”的多元模块化课程教学体系,构建了基础英语+职业(土木工程类/汽车工程类/环境工程/材料工程/信息工程类/经管旅游类)英语+素质拓展的教学体系,和“竞赛教学互融、线上线下互动、课内课外互补”的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培养和提升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满足“学生的未来职业和发展需求”。本课程共96 个学时理论教学。

2.课程设计的理念

以《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为导向,以应用为目的,以实践为核心,以知识为主线,以职业为背景,设计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以“听说先行,任务引领”,教学内容以职场人工作流程为背景,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渗透人文元素,设计学习情景和学习项目的。课程内容与职场岗位相结合、教学活动与职场活动相联系、教学情境与职场情境相呼应、中国文化渗透与人文素质提升相促进,将基础语言交流项目和职业模拟项目贯穿其中,进行语言能力与职业能力的无缝对接,以实现知识传授、技能培养、职业能力的一体化,最终实现提高职业能力素养的目标,达到增强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以“服务素质教育需求、服务专业建设需求,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需求”为牵引,以“做人做事并重、成人成才并举”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岗位胜任力。

3. 课程设计的思路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以“夯实基础,掌握技能,服务专业,对接岗位,提升素养,传承文化”为教学改革路径,形成规范性教学成果。

(1)以职场为背景,着重培养应用能力

在课程设计上,基础英语教学内容与行业英语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并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整个高职英语教学中,成为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语言载体。使学生能更容易实现学习与工作的对接,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中,听得清、说的明、看的懂、写得出,大大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视、听、说三位一体,全面提高英语听说水平。

据企业和走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普遍反应,在一般的职场岗位中,使用最多的英语技能为看、听和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看、听、说既是学习的内容,又是学习的手段。以“听说先行,任务引领”,在教学中“以视助听、以听促说、听说结合”,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强化学生英语试听说实用技能,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中看的懂、听得清、说的准。

(3)实施全方位的考评体系,实现考核内容的实践性和形式的开放性为了更好的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过程以及学习的效果,我们采用了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全方位的考评体系。从学习态度(出勤率,课堂表现)、项目实施(小组活动,随堂测试)、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及作业、考试)四方面综合评价学生。其中,学习态度和项目实施是形成性评价,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属于终结性评价。

(4)充分利用课程网络、手机APP、微信等多渠道学习与交流,体现课程开放性、立体化与信息化。本课程的全部教学资源实现网上共享,学生通过网站,微信、手机APP 等学习渠道与工具,浏览、接触、学习、交流丰富的网上课堂资源,并能够进行职业方向英语的拓展学习和综合训练、AB 级练习等。目前,电子课件、英语AB 级考试资源等大量教学资源,已经全部实现了数字化和信息化。

(5)重视跨文化交际,突出中国文化的输出在全球化语境下的高职英语教学中,我们注重加强中国优秀文化的渗透,消解西方强势文化侵蚀,树立文化平等意识,增强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跨文化双向交流能力。在教学中,我们会涉及一些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文化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另外,我们还计划开设多门文化素养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了解世界文化的渠道,如:《西方文化》, 《西方商务与沟通》,《英美影视赏析》,《英语经典歌曲欣赏》,《跨文化交际》等,选修课每学期为16 学时。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同时,我们更强调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通过讲解与讨论,让学生在进行真正的跨文化交际时,不仅能做到接受异国文化,还能主动输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知识,做到双向的交流。

4.课程师资队伍建设。近几年,英语教学团队状况良好、职称结构合理、教学水平稳定、教学效果好、是一支团结协作的教学群体。中青年教师中95%以上达到硕士研究生水平,现有专任教师13人,兼课教师5人左右,外聘教师10人左右。专任教师中副教授7人、讲师6人,其中硕士10人,大学本科3人,学科带头人5人,骨干教师5人,双师型教师13人。无论是专任教师、兼课教师还是外聘教师,都是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富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是一支知识结构广博,业务过硬且团结向上的教师队伍。

5.教材与教辅资料

(1)充分分析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国内相关教材的特点,结合各个专业情况需求,积极使用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推荐教材和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的优秀教材。

(2)多参加国家和省内组织的教材研讨会,及时掌握最新教材动态,建立与主干教材配套的辅助系列教材,完善主辅教材体系。

(3)依据课程标准要求,按着思想性、先进性、科学性、适应性、程度水平和教学实用性等标准,有计划的编写或修订教材2-3部有特色的校本教材或讲义。

6.考试命题与考核方式

(1)建立标准的考核模块和体系,形成听力+口语+笔试的终结性考核(50%)和过程化考核(50%)相结合的形成性考核模式。其中过程化考核包括:平时成绩(60%)(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小组项目等)+单元测试(40%))等,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和学习力,从而提高英语综合技能和实践应用能力。

(2)严格考试命题要求,试题要符合课程标准考核要求,符合命题基本要求,要有一定深度、广度,重点突出,难度适当,既要反映知识掌握情况,又要考查能力水平,不但要有适当的难度、区分度,还要有题型变化。

(3)建立考核成绩分析系统,对考试成绩实现科学的统计分析,指导教学工作进一步开展。

7.信息化教学资源

2019年至2020年期间,结合高职教育特点,以互联网+时代为契机,不断丰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资源,为学生学习提供良好平台。努力争取完成《大学英语》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和申报,制作课程教学课件16-20个,微课作品5个以上,录制课堂讲授视频40个以上,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8个,进一步建设英语教研室微信公群、MOC课程资源库等教学资源。

8.学生技能大赛

2019年至2020年课程建设期间,在现有英语口语大赛、写作大赛、单词大比拼等基础上,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支持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丰富学生校园活动内容,以技能大赛为契机,进一步提高学生人文知识素养。

9.教学竞赛

2019年至2020年课程建设期间,为进一步夯实教师素质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组织《大学英语》课程任课教师积极参加学院、省级、国家级举办的各种形式的教学竞赛,通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微课大赛、信息化教学大赛等赛项,不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深入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提升课程建设水平。

(二)诊改工作概述

一、服务对象

《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全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每级约4900人左右,专业涵盖面很广,从会计到软件应用,从建筑工程到机电一体化。作为公共基础课,学生的就业岗位所需的英语语言技能具有单一性和零散性。本课程根据服务对象的特点和特殊性,不断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根据学习对象的特点,本课程组的建设重视教学方法改革,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运用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多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自主学习效果,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

2.遵循学生职业岗位英语语言能力需求,以真实工作任务及其工作过程(或模拟项目)为依据整合、序化教学内容,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教、学、做结合,理论和实践一体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合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进一步做好“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对接,提高英语等级考试过级率。打好英语语言基础,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英语等级过级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本课程的教改步伐。

二、校企合作

教育部教高【2000] 2号文件“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规定: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英语教学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及“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

因《大学英语》课程的作为公共基础课的特殊性,本课程的兼职教师无法从企业聘请承担教学任务。本课程组积极聘请行业人员参与教材与课程建设,征询意见。

三、课程建设与教学工作

《大学英语》坚持以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为工作重心,课程组成员不断学习优秀院校英语精品课程建设经验,提高自身水平。现拥有学缘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1、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升比例。

《大学英语》课程建设拥有13名教师参与网站建设工作,各位教师认真负责,按时完成资源搜集与交流任务,其中有13名教师具有“双师”证书,有13名教师参加了职业资格证考试。

2、行业人员参与课程建设。

因《大学英语》课程的作为公共基础课的特殊性,本课程的兼职教师无法从企业聘请承担教学任务。本课程组积极聘请行业人员参与教材与课程建设,征询意见。

四、社会服务覆盖

《大学英语》课程资源建设计划在原有基础上不断扩充新的拓展资源,积极面向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扩展英语知识与英语技能的自学、培训、进修、检索、科普、交流等内容,整体上体现了课程技术特点并向行业领域扩展。

在网站资源链接方面,计划在学校互联网,校园局域网试运行,可供教师和学生浏览、检索、下载有关资料。计划通过资源共享的网络平台可以直接与全国知名的专业网站建立链接。这些网络教学资源和硬件环境的改善,极大的拓宽了教师学生的检索途径,从不同层面为师生教学与学习提供了全方位的文献信息检索服务,对于学习者来说是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的。

本课程的网络资源非常丰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均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相关资料,进行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网络教学平台的建设将为教师们备课、上课和课后辅导等各方面提供极大的便利和更多的选择,进一步丰富课堂教学,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实现师生间更加快速有效的良性互动,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为学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难点突破

学校在课程信息建设上一直不断地投入技术和硬件支持。目前,我校拥有高速的网络系统,有线和无线网络已进入学校每个角落。学校教学楼的优秀的硬件设备环境能支撑网络课程的正常便捷地运行。

学校加大力度完善“精品课程”和“网络课程”建设。《大学英语》课程全部的教学文件已初步准备完成,计划上网,下一步目标是开展在线学习和答疑解惑等栏目上网,力争逐步实现师生的网上互动、交流。“网络课程”也为学生预习和复习提供了良好平台。学校可供本课程实践性和开放性教学的设施主要有校园网络、网络课程、多媒体教室等,

学生可以利用校园网进入我校线上图书馆中的中国期刊网、维普网等进行广泛阅读,可以满足本课程学习。

校企通力合作的良好成果是为了本精品课程的持续有效发展,下一步更会进一步地与全校其他专业的优秀企业合作,继续编写更多专业的《大学英语》课程的校企合作教材,师生与社会共建的长效建设机制,保证课程的高效使用和可持续建设与更新。

word该篇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诊改工作概述范文,全文共有5373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诊改工作概述.doc》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诊改工作概述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