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敲细节 关注过程 重视需求——初中继续教育研修小结范文

(作者:老师38873时间:2022-03-20 20:47:13)

推敲细节 关注过程 重视需求——初中继续教育研修小结

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有组织有计划的继续教育研修培训,现将近年来此项工作的开展情况做一个简单的小结与思考。

一、摸清家底,增强培训的针对性。

开展继续教育研修培训至今,教师对于这种学习提高模式已基本认同,在思想认识上已趋于统一,即对培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已能给予充分的肯定。

然而,继续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随着战线的延伸,在教师中“培训疲劳”的现象将会加剧。习惯是一种韧性,也是一种惰性,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究竟以哪面示人,这是一个问题。

为了搞清教师参训的思想状况,我们首先开展了一些调研活动。主要包括访谈、问卷调查等。在此基础上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教师对于培训仍有一些不理解。主要是因为:

1、功利思想严重,将培训需求庸俗化为某种具体的攸关利益。如:满足绩效考核需要、职称评聘需要等。然而,毕竟绩效考核无法全面衡量培训的质,这就难免会让一些教师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至于任务完成的效果是不重要的。再者,职称评聘也不是长效的激励机制,一旦职称评聘结束了呢?或者很长时间没有评聘的可能呢?

毛泽东说过:“我们是无产阶级的革命的功利主义者。”如果一项活动不能带给参与者实惠,那它肯定是不成功的,而一项活动所带来的全部是眼前的功利,那它同样也是不成功的。这告诉我们,教师有功利思想是正常的,问题是如何将其加以升华,追求更为深刻长远的内在需求。

2、对培训本身不抵触,厌倦的是做法。毋庸讳言,从学校到教研组在制定计划时,常常会走两个极端。一是贪大求全,看似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细看起来却是空中楼阁,浮华而不实用,最要命的是这样的计划往往根本无法兑现。二是过于简单,多少年来就是做那样几件事,思想上的保守导致形式上的单一。久而久之参加研训成为考验教师意志品质的苦差事,试想,在成绩压力、升学压力巨大的今天,还有人再去承受校本研训的压力?

3、职业道德有瑕疵,不安心教师工作,一是想着跳槽,二是做着撞钟的和尚。常规教书育人的工作尚难完成,何况“题外”的培训。

二、征集问题,从源头提高培训的教师关注度。

在第三轮继续教育开展中,创新了一种形式,那就是以问题为切入点,把解决问题作为突破口,把解决问题作为培训的主要目标之一。实践证明,这是一种能很好地关注教师自身需求的做法,所以新一轮培训伊始我们继续沿用了这种做法,而不同的是不再将这作为必须完成的任务,只是一种选择。

在问题征集前进行了研讨,另外教师对培训问题的征集也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所以本次征集的问题较之以前有提高。一方面是所提问题针对性增强,基本都与主题相关。另一方面教师所提问题多与教育教学实际相关,确实是在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者教师所提问题的共性增多,概括起来有一下几个方面:对培训主题概念本身的关注;培训主题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究竟是什么;在界定了其内涵与外延后又该如何实施培训主题;培训主题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能力提升有什么作用;知识跟“学科教学知识”的区别,课程标准对于教学考试的指导意义,初中教师专业标准的内容,如何构建学科教学知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等。

教研组在广泛征集问题的基础上,以会议的形式对本组教师的问题进行筛选梳理。为了防止“贪多嚼不烂”,在教研组长会议上校领导指示:每学期解决一至二个问题,最好是选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实用性的问题,围绕此展开深入的研训,实现粗放向精细的转变。最终每个教研组根据实际的需要,特别是本组大多数教师的意见确定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这种做法,首先改变了过去教师执行多,知情少,当家多,做主少的现象。实现了“我的问题大家解决,解决成果大家共享。”

其次、教师的成就感得到进一步增强。当某个教师的问题被采纳并作为本学期主题时,对于这名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很大的激励和肯定。

第三、提出问题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思考的过程。不去了解相关理论,不去反思自身的状况,很难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学习与思考、理论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有了一个很好的结合。

由问题征集到教研组计划的形成,由教研组计划到学校的培训方案的确立,然后又将方案、计划周知每位教师,并给大家发表意见和建议的权利,综合考虑,平衡得失,最终形成我校相关主题培训方案。这是一个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循环往复,碰撞交流融合的过程,此间,大家的共识逐渐增多,步调渐趋协调。有了源头的关注,对于今后计划、方案的落实就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三、注重过程,在研训活动中创造效益。

1、明确指导思想,细化培训目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全教会精神为指针,突出继续教育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与发展中的作用,以科学的均衡的发展适应新形势下各方面对教师的需要。

2、调整充实培训领导组和业务指导组,进一步明确人员分工与职责。为此本学年我校特地制定了《行政人员联系教研组制度》。其目标是:通过发挥行政人员的督促与示范作用,指导协调作用,转变研训理念,规范研训行为,提升研训水平。

为此我们将行政人员指派到所联系的教研组,他们对照教研组计划,坚持每周深入到所联系的组指导督促活动的开展,重点是做好教师考勤。另外,对教研组工作进行阶段性评估,为其后的教研组评优、教师考核、校总体研训工作的进行提供参考依据。

实践证明,这项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最主要的是教师参与率大为提高,教研组长对此感触最深。

另外,我校还进一步完善了《新田初中半日教研制度》。从时间上、空间上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正常开展。在活动开展前要求教研组长搞好准备,做到“三定”。要求参与活动人员充分融入其中,教研组长严格考勤,首先从出勤率抓起。

3、对照计划、方案抓落实。在继续教育研修培训方案中,首先是对学时进行合理的分配,控制好必修学时数,既要强调整齐划一,又要保证个人选择自由。最主要的是要充分考虑完成学时的可能性。

经过师训部门的具体指导,学时分配方案顺利出台,紧接着我们就将学时分配方案发给每位教师,让教师对自己的学时完成先做筹划,从而保证在学期结束时能完成规定的学时数。

其次是将活动安排的更加详细,每周做什么,由哪个部门负责,留下什么形式的材料等等细节在培训周计划中明确规定下来,这大大增强了计划的可操作性,也保证了活动开展的实效性。

第三是搞好活动开展的常规检查。在方案中明确了培训专题的检查安排,在实际操作中,将此与教育教学常规检查结合起来,这样既提高了检查的效率,又减少了部分工作量,使得检查更容易进行。

检查是一个手段,一是督促,二是促进。检查之前要使检查成为一种压力,检查之后要使检查成为一种动力。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及时予以整改,防止出现更大的纰漏。抑或是验证了某种做法的缺陷,转而另辟蹊径,防止出现无谓的消耗。

检查的作用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出来呢?那就是检查结果的合理运用。一要及时反馈,二要兑现奖惩,三要定期回访,让教师既要重视检查,可又不怕检查,更不会抗拒检查,让检查也变成一个学习交流、成果展示的平台。

四、肯定成绩,直面问题,为今后的发展找准方向。

近年来,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在师训部门的科学而具体的指导下,各项主题继续教育研修培训的任务基本完成了。教师对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认识有了进一步加深,师德践行能力有所提高,教师的迟到早退现象基本杜绝,违反教师教育教学规范的行为几乎没有,教师的敬业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师对于《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与理解(这一点可从教师的理论测试成绩上反应出来);对于“学科教学知识构建”的理论有了初步的接触、了解,对于构建“学科教学知识”的方法与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这可从教师上课以及在教学中对文本的处理以及教学方法的有效运用上反应出来,另外,在公开课说课课上,做法也与以往有了一些区别);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得到了提升;教师参与教研培训的积极性也有了进一步提高(这可从教师参与论文、教学设计等评选活动以及所取得的成果上反应出来)。

但我们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一是计划安排从内在的逻辑性上来说还不是很强,确有主题,但选择不同的角度依据并不清晰,而这么做的必要性也欠缺强有力的科学依据。

二是理论学习不够深入,大多是皮毛,满足于会说几个新概念、新观点,将理论僵化为教条。用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亟待提高,更不用说在实践中去创新理论了。

三是研训的方式需要改革,比如科学处理集中与分散、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比如还是应该多让教师走出去以亲身参与的方式去体验、反思、感悟、提高。

今后工作的两点设想:

一是大力提升领导者的研训水平,包括增强对政策的理解水平,执行政策的能力,理论水平。

二是提升研训的实效性,这得从转变方式入手。原有方式最大的问题就在于此,比如教师不能将研训视作教育教学的题中之意,还是当它为额外负担。这就要求领导者创新研训方式,这之中最有价值的就是实现以研促教、以研兴教、教研相长的目标。

三是尽可能多创造条件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看一看,学一学,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阅历,使他们能从鲜活的游历中潜移默化的提升自身的水平。

word该篇推敲细节 关注过程 重视需求——初中继续教育研修小结范文,全文共有368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推敲细节 关注过程 重视需求——初中继续教育研修小结.doc》
推敲细节 关注过程 重视需求——初中继续教育研修小结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