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压力缓解措施范文
教师是教育之本、兴教之源,教师队伍的稳定,要是确保高质量教育的重要因素,而当前中小学教师由于工作负荷、升学压力以及社会对教师角色的高要求等因素,中小学教师的压力也不断增加,这直接导致部分教师的工作懈怠、甚至造成心理困扰,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如何更好缓解中小学教师工作压力,已经成为当前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按照弗伦斯和卡普兰的个人—环境相适应学说,应激强度与个人与周围的情况相适应,压力的成因并非纯粹的环境或人的原因,而在于与周围的环境紧密相连,一旦与周围的环境不符,就会有压力,而个体则会针对不同的情境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案。下面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维护探寻缓解中小学教师压力的建议。
(一)社会环境方面。
1. 持续提高中小学教师社会地位和形象。大众媒体在宣传的过程中应积极地进行宣传,将中小学教育对于我国教育总体发展的贡献凸显出来,通过媒体宣传、社区活动和家校合作等方式,提升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和尊重,举办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树立行业典范。
2. 健全中小学教师的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可在财政方面继续予以倾斜,提升中小学教师的福利待遇,确保中小学教师在薪酬待遇方面相较公务员等具有一定的优势,进而对人才产生吸引力,实现稳定中小学师资队伍的目的。
3. 健全中小学教师职业发展体系。职业发展虽不是教师最突出的压力源,却是职业倦怠最重要的影响路径,要正视教师对教育改革培训和自我进阶发展的需求,构建应对教师职业发展诉求新机制,以满足一线教师和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教育改革内涵、分析教育改革意义、挖掘教育改革途径的新诉求,帮助教师认知、认同和更好地践行教育教学工作;归还教师的私人时空,为他们提升师德、自主发展、教学实践和综合育人留下创新的时空,从而让教师能更多地思考教育教学的本真问题。
(二)校园治理层面。
1. 合理分配教师工作。要合理的安排好工作,首先要科学的分配好教师的工作时间,中小学应按照教师的实际状况安排工作,避免出现工作重叠、多人重复的现象。合理地分配教师工作,也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能力,从他们的思维能力、职业能力、兴趣爱好、职业特点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分配,从而达到充分发挥他们能力的目的。另外,在有经验的教师的指导下,对新教师进行适当的分配,既可以提升其自身的教学水平,又可以促进其对工作的适应性。
2. 建立科学评估体系。优化学业评价标准体系建设,正视中小学中存在的非一致性教学文化对教师倦怠产生的影响,充分关注和恰当评估教师所具有的能力、偏好、价值取向,突出教育教学实绩,破解以分数评价学生学习成效和教师教学实绩的误区。建立多元化的学业评价标准体系,引导教师更好地立德树人,在目标导向、问题解决与教学创新中破除“以分数论教师”的绩效考核制度,真正将教师从分数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建立教师教学述评制度,将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述评纳入到教师考核内容,在完善教师绩效考核办法的过程中,切实减轻教师的压力和倦怠,借助学业评价标准建设促使教师职业发展,真正承担起教师教书育人使命。
(三)教师个人层面。
1.强化自我调节。个体-环境匹配理论认为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个人和环境的匹配不好。不同教师对职业压力的体验是不同的,在面对职业压力时,积极乐观的教师会不断提升自己,而消极悲观的教师则会消极懈怠,最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造成严重的影响。要与同行、学生、家庭、社会诸成员建立良好的情感系统,使教师的情感世界更加充盈,职业韧性更加坚实,抗挫能力更加强大,进而从容应对各种突发压力、职业倦怠,有效地控制和预防压力和倦怠滋生。
2.加强继续教育。教师要紧跟前沿知识的发展方向,对自身的知识领域进行丰富,这样才能向学生传授更多的知识和观念,进而提升教学能力。在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中,也可以磨炼心性,在实现自我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培育更加健康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