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永隆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范文

(作者:Eden2213时间:2021-10-20 11:18:21)

永隆乡位于会昌县东南边陲,东与福建武平县大禾镇、长汀县红山乡接壤,南与洞头乡紧靠,西与站塘、中村乡相连,北与富城乡毗邻。地形多以丘陵山地为主,平均海拔在350米以上,境内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85.65%,位于北纬25°25'13",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光水热资源十分丰富,四季分明,年平均温度19~21℃,年降雨量1600毫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土壤有机质丰富,非常适宜茶叶的种植。

永隆具有悠久的种茶、制茶、售茶历史,至今仍分布许多野生茶树,仍保留采摘野生茶叶制茶的习惯。据了解,在清朝康熙年间,井头当地就有了种茶、制茶习惯,村民采集野山茶籽或种苗种植于房前屋后、田边地埂,逐步形成本地特色茶品种“井头茶”,到目前,已有三百多年历史。改革开放以后,在继承、发扬传统种茶、制茶的基础上,当地茶农从外地引进毛尖茶种植,目前,主要分布在小寨村、益寮村、永联村、井头村。经过这三四十年的发展,永隆毛尖在会昌当地小有名气,随着外出的乡民越来越多,永隆毛尖也被带出会昌,传播到全国各地。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茶产业已发展为我乡农业特色产业,是我乡农业经济的重要来源之一。为推进我乡茶产业的全面发展,实现“以茶兴乡、以茶富民”的发展目标,下面总结了我乡发展茶产业的现状,并针对产业发展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对策。

一、永隆茶产业发展现状

永隆乡现有茶园2000余亩,2020年茶叶总产量达六万斤以上,产值三百余万元。永隆虽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异的茶叶品质,但永隆茶产业的发展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整个茶产业链还不完整,茶叶企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还不强,茶叶经济还不稳。主要表现为:

(一)规模小,品种结构单一。永隆茶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目前总体上仍暴露出规模小,品种结构单一的问题。现有大小茶叶加工企业五六十家,大都规模较小,厂房较为简陋,多为家庭作坊式的散户经营。大部分老茶园种植的品种仍然是老品种,新品种试种推广进程缓慢,茶树衰老,茶园更新改造滞后。尤其是高山茶园表现更为明显,茶树基本上都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栽种的,在山野中自生自灭,大都称“野茶”。另一方面,茶类结构比较单一,永隆90%以上为永隆毛尖,乌龙茶、红茶、白茶等产量极少。

(二)茶园管理有待提升,质量参差不齐。经过近几年的生态茶园建设以及资金投入的增加,茶园总体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仍存在许多管理上的不足,千家万户分散的经营方式导致传统茶叶生产模式仍占据主导地位。目前,我乡茶园仍存在基础设施差、品种结构单管理不规范、机械化和生态化程度不够等问题。许多茶园缺株少棵,树冠矮小,有些茶园大面积裸露,水土流失严重。部分茶农对茶园的病虫害防治缺乏科学性,过分依赖农药,造成不必要的环境污染,茶叶质量安全监测不到位。

(三)政府扶持力度不足,龙头企业少。从2014年起,政府结合精准扶贫政策,加大了茶产业扶持力度,但只针对贫困户,按新植茶园的300元/亩进行了补助,而对茶园节水喷灌、茶叶生产加工机械设备、茶叶加工厂房建设方面没有政策支持。

(四)茶农素质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因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茶园的种植管理人员且呈现老龄化趋势素质普遍不高,对科学施肥、喷药、摘技术及制茶技术的掌握和传承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加之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缺乏,知识技能老化,技能传承后继乏人,在开展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工作上开展力度不够。另缺乏自主创新意识,加之缺乏科技创新的硬件条件,无法开展科技含量较高的新茶或是新品种的研发。

(五)品牌意识薄弱,知名度有待提升。一直以来,永隆茶产业在发展上缺乏政府的有力引导,各茶企无序竞争严重,茶叶名称混杂、名目繁多。目前,生产规模较大的有“佛云山毛尖”、“虔翠荣毛尖”、“汉仙情毛尖”“乌鸦泊毛尖”等品名,品名众多并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大家在推广品牌时各自为营,难以形成合力效应。

(六)生产成本过高,缺乏竞争优势。由于永隆茶园的标准化程度比较低,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机采,只能手工采制,劳动力成本高,茶工工资抬升至80——100元/人天,推高了茶叶生产成本,从而导致采摘成本居高不下,在市场竞争中缺乏价格优势。

(七)市场定价不清晰,无序竞争严重。永隆毛尖在质量有较大差异,有的只卖两三百一斤,有的要卖六七千一斤,价格幅度较大,在这种情况下,消费者会产生认识偏差,认为永隆毛尖就是两三百的东西,不过是商家用上高级的包装,就要卖到六七千,因此,高端茶产品市场比较有限,这也带来了无序竞争、产品无法明确定位、品牌优势难以建立,利润率难以提升等问题。

(八)销渠道狭窄,市场占有率低。一方面因营销战略跟不上,永隆茶的销售渠道狭窄,消费群体主要局限在本县内及闽、粤等周边客家地区;另一方面因茶企实力不强,广告投放的能力有限,限制了永隆毛尖知名度的扩散及提升,导致市场占有率低,市场竞争压力大,影响了永隆茶产业全面有序发展。

二、加快永隆茶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优化茶类、品种结构。注重茶树品种改良,实现品种升级,大力发展无性系有机茶园,在品种改良上,要以高产、高香、高机能无性系品种为首选,以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适应市场对茶叶品质的要求。在产业结构上,引进优良品种,调整茶树品种结构、优化茶叶品类,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种,避免品种过于单一,合理调节采摘期,提高经济效益。在茶园的改造上,要高标准高起点,按有机茶园的标准来组织实施,以生物多样性来控制病虫害,应用新技术控制重金属污染,通过测土配方增施有机肥来培肥茶地力。

(二)规范茶园管理。加强茶园生产过程的管理,从源头提升茶叶质量。一是通过增加对生态茶园建设的扶持力度,完善茶园机耕道路以及水利设施建设,改善茶园生态;二是实施低质低产茶园改造,通过改植换种积极推广优新茶树品种,进一步优化茶树品种结构,增加生态茶园面积;三是通过积极推广以增施有机肥为核心的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四是加强对化肥、农药等茶园投品的监管,积极开展茶叶农残检测,不断提高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一是加大对茶叶企业的扶持力度,增加专项资金的数量,引导茶农、茶企和茶叶专业合作社发展“公司十基地十农户”、“龙头企业+合作社十农户”等产业化组织模式建立标准化的加工厂房,改变农户分散加工质量参差不齐的局面,全面提升茶叶加工水平;二是出台优惠政策措施扶持,县里应尽快出台茶园新植、节水喷灌、新茶机引进等多项补助政策,以及为充分调动茶农新垦、改造茶园的积极性,对连片新植10亩茶园,连片改造10亩以上的低改示范茶园给予补助。三是政府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龙头企业,将外来的先进制茶、种茶技术以及销售理念带进永隆,带动永隆茶产业的发展。

(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拓宽人才培养途径。一是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二是要提高茶农的技术水平、品牌意识与名优茶意识,建议县农业局定期举办培训班,邀请省内外的专家进行授课,通过请进来指导、走出去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茶农的技术水平。三是增加乡镇茶技人员编制,充分发挥在品种选育、栽培管理、加工工艺、质量提升等方面的宣传推广作用;四是与科研院校建立科研项目合作,开展永隆毛尖关键技术研究,可考虑在永隆乡成立茶叶科技研究所,成立茶叶协会,为茶农提供种植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引导茶企业统一制作标准、规范经营,走产业化、标准化道路,增强市场竞争力。

(五)加快品牌建设力度。一是加大永隆毛尖的宣传力度,利用本地电视台、广播、公交车车体广告等等形式,宣传永隆毛尖作为健康品质生活的消费品的形象,旨在培育本地市场,构成需求条件,让永隆茶产业具有行业竟争力。二是可以考虑在政府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当中推广使用永隆毛尖作为接待用茶。一方面体现政府对永隆毛尖的品质自信起到对外宣传的作用。一方面也能够创造本地需求,增加市场容量。三是重视茶叶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农产品“三品”认证工作,制定“三品”认证奖励政策,县农业部门应无偿提供规划、生产和加工等全程技术服务,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四是建议县里可每年举办“茶叶品质鉴评会”等茶叶赛事,通过赛事活动推动茶企、茶农交流生产加工技术,提高茶叶品质,提升“永隆毛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同时,组织企业积极参与全国名优绿茶评比、全省名优茶鉴评等省内外重大茶事活动,制定补助政策,对参加茶事活动获奖品牌给予补助。

(六)生产要逐步机械化。先进的茶园耕管与茶叶加工技术要继续推广实行,农艺要逐步向规范化过渡。茶叶生产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当今劳工紧张、工价上扬情况下,茶叶生产要考虑逐步向机械化过渡。

(七)市场需求进一步细分。目前,我乡茶行业很多还是价格和价值不相匹配,要发展“高、中、低”品牌策略,按市场需求,细化产品分类,在定价上,要以成本作为基础,结合自身茶叶品质、品牌知名度合理的定价。

(八)多渠道拓宽市场。一是对在会昌县境外开设永隆毛尖专卖的商铺给予补助。二是搞好茶叶交易市场的配套服务工作。鼓励参加一些大型的茶叶交易市场,以茶为媒,组织一些茶叶节、茶叶展、茶叶评比等活动以及组织科技人员和茶企到发达茶区、茶企考察学习等。三是发展旅游休闲观光茶园。我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厚的旅游资源。依托佛云山、如来寺等人文自然景观,高标准高起点建设茶园,使茶园布局园林化,茶树种植立体化,并在茶叶观光园区内建设茶馆,建设茶叶品牌展示中心等,同时,保留、发扬一些传统茶叶加工技艺和发掘茶文化,使旅游体闲文化和茶文化得以完美的融合,发展旅游休闲观光茶园。

word该篇关于永隆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范文,全文共有3895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关于永隆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doc》
关于永隆茶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