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议好“两件大事”,助力办好“百件小事”范文
议好“两件大事”,一是为“两区融合”凝心聚力这一“头等大事”。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当前,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迫切需要凝聚最大人心、凝聚最大共识、汇聚最大力量,政协工作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需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一方面,创新开展“三荟”聚“高才”活动。近期制定下发了具体实施方案,让每一个政协委员都挂钩联系服务一批知名人士和菁英人才,建好“知名人士荟”、“菁英人才荟”,让160多名委员联络好160多批各界各类人士,共建大团结大联合的政协“群英荟”,推动各方人士聚拢一条心、拧成一股绳、同追一个梦。另一方面,创建“界别专家咨询库”,遴选一批权威专家,作为重要人才智库,有效避免泛泛而谈、坐而空谈、为谈而谈,推动政协建言更加专业、更接地气、更有份量。
二是发掘厚植高港历史文化底蕴这件“紧要之事”。历史是发展的根,文化是发展的魂,历史文化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底蕴、内涵、气质和自信。医药高新区(高港区)的未来发展,必须有雄厚的经济实力作支撑和保障,也离不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来滋润和涵养。区政协将在助推经济的同时,大力弘扬以“海军诞生地”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燃烧理想激情。同时,重点发掘好、传承好历史文脉,为构建高港历史文化的“四梁八柱”提供丰富生动的有益素材。在寻根高港历史上,组织文史权威专家研讨和编纂《高港县治考》,深入发掘本土深厚文脉和历史积淀,让社会各界认识到,“高港不仅是朝气蓬勃的发展新区,也是有着千年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区”,为产城融合添注文化生机;以更加深厚的文化自信,激励各界人士再创历史的壮志豪情;大力度、快速度提升城市对人才人口的吸引力、吸附力和向心力,努力形成“近者悦、远者来”的生动局面。在抢注文化IP上,进一步做深做实“春江花月夜”大文章,筹办“春江花月夜诗歌节”,打造“长江诗歌千年长廊”;联系名家创作《春江花月高港夜》,打造高流量的“网红作品”;联络扬中抢注“汀上白沙”,与高港春江湿地隔江相望、遥相呼应。深度发掘广布高港的岳飞历史旧迹,将“千年柴墟岳文化”打造成继“春江花月夜”之后,又一个有全国影响力的“高港城市文化标识”。
当前,我们在迎来发展黄金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大量新旧矛盾的交织。这是一个无可回避的事实,也是对新时期政协工作履职新担当的一次考验。区政协在议好“两件大事”的同时,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优势,想方设法,多做释疑解惑、理顺人心的具体事;千方百计,做好排忧解难、凝聚民心的实在事。年初梳理的120个“有事好商量”协商议题,已完成78个。下一步,不仅要以“钉钉子”精神高质量完成剩余议题,更要针对“两区融合”中出现或可能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有针对性、有前瞻性地梳理出一批新的协商议题。每名委员要通过“有事好商量”协商议事平台,至少推动解决一件具体小事,每个镇街、每个界别要化解好一个突出问题,每个政协班子成员要帮助协调好一件工作难事,努力围绕融合发展大局,助力办成“百件小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