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技术示范作业教案范文
作业准备…………………………………………………2分钟
1、清点人数,整理着装;
2、宣布作业提要;
3、提示有关理论。
科目:急救技术示范作业
目的:通过本次授课,掌握更多急救技术。
内容:
1、吸痰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2、导尿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3、洗胃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4、心肺复苏技术和心内注射的方法
5、野战输血、输液技术
6、包扎、止血、固定技术
7、战时护理职业防护
8、急性中毒的救治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
时间:2小时
地点:护理操作示教室
要求:认真练习,确保质量。
器材保障:电动吸痰机、教学假人、洗胃机、夹板等
场地介绍:室内
作业实施……………………………………………120分钟
第一个训练问题:吸痰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理论提示:吸痰法是利用负压作用,经口、鼻腔、人工气道,将呼吸道分泌物或误吸的呕吐物吸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方法。多用于危重、年老体弱、昏迷、全身麻醉未清醒前,存在咳嗽无力或咳嗽反射迟钝、会厌功能不全的患者。常用的方法有电动吸引器导管吸痰法、中心吸引装置吸痰法、注射器吸痰法等。本课时,我们重点学习电动吸引器导管经鼻吸痰法。下面,请看示范动作。
讲解示范
1、动作要点:(1)吸痰时放松鼻导管末端启动负压,边旋转边退,旋转1800--3600,吸净痰液。(2)插管深度适宜。
2、注意事项与说明:(1)吸引时负压不可过大,一般成人为10.7—16.0kpa(80-120mmHg)。(2)严格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吸痰管应为无菌,每吸完一次痰应重新更换。(3)吸痰前后根据需要给予患者吸入高浓度、高流量氧气,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连续吸引的总时间不超过3分钟,以免缺氧。
3、操作流程
准 备 操作者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了解病情及操作注意事项 用物准备齐全 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评估检查 评估患者呼吸及痰液阻塞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吸痰 查对,向清醒患者解释 根据需要给予患者吸入高浓度、高流量氧气 患者头偏向操作者一侧、铺治疗巾于颌下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 连接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并湿润导管 插 管 吸 痰 一手反折吸痰导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镊持吸痰管前端, 从鼻腔插入:吸痰管从鼻腔经下鼻道、鼻后孔插至咽部 轻轻插管至患者出现轻咳或有阻力感时,放松导管末端启动负压,边旋转边退,旋转180。~360。,以吸净痰液,吸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关闭吸引器,取下吸痰管浸泡于消毒液中撒治疗巾,擦净患者面部,协助取舒适卧位,给有需要的患者吸氧。观察患者面色、呼吸变化,观察吸痰效果 整 理 查对 整理患者及床单位 查对,记录吸痰时间及效果 清理用物
查对
第二个训练问题:导尿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理论提示:导尿术是在严格无菌技术操作下,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膀胱导出尿液的一种方法。通过导尿术可解除尿潴留等排尿困难病人的痛苦、进行泌尿系统疾病的辅助诊断、注入药物进行膀胱疾病的治疗等。本课时,我们重点学习女病人留置导尿术。
讲解示范
1、动作要点:(1)消毒步骤正确(2)插管前,润滑尿管前端7
2、注意事项与说明:(1)本操作及所用物品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消毒灭菌制度,严防医源性感染。(2)操作必须轻柔,以防损伤尿道粘膜。(3)为膀胱高度膨胀的尿潴留病人导尿时首次放尿量不应超过1000ml。(4)如导尿管脱出应更换导尿管后重新插入。
第三个训练问题:洗胃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理论提示:洗胃法是指将胃管插入患者胃内,反复注入和洗出一定量的溶液,以冲洗并排除胃内容物的方法。常用于服毒患者的抢救,减轻或避免吸收中毒及某些特殊手术或检查前的准备。常用的洗胃法有漏斗胃管洗胃法、电动吸引器洗胃法和全自动洗胃机洗胃法。本课时,我们重点学习全自动洗胃机洗胃法。
讲解示范
1、动作要点:(1)润滑胃管前端10~
(2)昏迷患者因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不能合作,为提高插管的成功率,当胃管插至咽喉部时左手将患者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的弧度,便于胃管顺**过。
2、注意事项与说明:
(1)中毒物不明时,要留取胃内容物送检,并用温开水或等渗盐水洗胃,待毒物性质明确后,再采用对抗剂洗胃。
(2)第一次灌洗量不宜过大,以免驱毒入肠,每次灌入量以300~500ml为宜。总共用量一般在2000~5000ml,中毒患者10000~20000ml。水温在37~380C。
3、操作流程
严格查对,向清醒患者解释,以取得配合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解开衣襟及腰带 取下活动义齿,置弯盘于口角旁 接通电源,查看洗胃机性能 润滑胃管前端,按常规插入胃管,经检查证实胃管在胃内,予固定 用一次性冲洗器或注射器抽吸胃内容物,按需要留标本送检 连接管道 拔 管 整 理 查对 洗 胃 观 察 准备 操作者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了解病情及操作注意事项 用物准备齐全 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查对解释 检查性能 插 管 将已插好的胃管末端与洗胃机胃管接口连接 将配好的洗胃液倒入药桶内 将进水橡胶管的一端连于洗胃机进液口,另一端放入药桶内液面以下 将出水橡胶管的一端连于洗胃机出液口,另一端放入污水桶 调节洗胃液流速 先按“手动”键,吸尽胃内容物 再按“自动”键,机器自动切换,对胃进行反复清洗 若发生食物堵塞管道,水流减慢,不流或发生故障时,可交替按“手冲”和“手吸”键重复冲吸数次,直到管路通畅,再按“手吸”键将胃内残留液体吸出后,按“自动”键,恢复自动洗胃,直至洗出液澄清无味为止 洗胃完毕,反折胃管,迅速拔出 或者按医嘱灌入解毒药或导泻药后再拔管 洗胃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若出现腹痛,洗出血性液体或出现休克现象,应立即停止洗胃,与医生一起共同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 协助患者漱口,清除呕吐物,整理床单位,嘱患者休息 再次查对并签名,记录洗胃液的名称、出入量以及性状 将洗胃机上的3条橡胶管放入**中,按“清洗”键冲吸各管道 冲吸毕,取出橡胶管,待机器内水完全排尽后,按“停机”键关机 切断电源,整理和消毒物品
严格查对,向清醒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 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解开衣襟及腰带 取下活动义齿,置弯盘于
查对
查对
第四个训练问题:心肺复苏技术和心内注射的方法
理论提示:心肺复苏是挽救患者生命的一项基本技术,是当患者因疾病及其他原因致心脏突然停博,有效泵血功能消失,引起全身缺血、缺氧的情况下,通过人工呼吸、闭式胸部按压等措施使心脏重新恢复搏动及有效泵血功能的方法。心内注射也是心脏突然停博后的急救方法之一,本课时,我们重点学习这两项技术。下面,请看示范动作。
一、心肺复苏技术
讲解示范
1、动作要点:(1)口对口人工呼吸时操作者用放在前额的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紧患者的鼻孔,吸一口气后将嘴唇紧贴在患者的嘴唇上,形成一个封闭腔,然后缓慢吹起,时间为2秒钟,并可看到胸部起伏。(2)胸部按压时,手肘固定,手臂伸直,双肩在双手正上方,借用上半身的重量垂直向下按压。
2、注意事项与说明:(1)胸部按压的部位要准确,力度适宜,防止发生肋骨骨折。(2)人工呼吸时勿过度通气,以免引起胃膨胀。
3、操作流程
轻拍或轻柔地摇动患者双肩,并大声呼叫:“喂,您怎么了?” 在医院内:请他人通知医护人员,携带急救药品、除颤器等急救器械 在院外:先高声呼救,再拨打“120”电话,启动紧急医疗救护系统 将患者仰卧在坚硬平坦的平面上,双上肢放于身体两侧 施救者在地上采取跪姿,双膝平患者肩部 在患者床旁应站立于踏脚板上,双膝平患者躯干 评估呼吸 胸部按压 整 理 人工呼吸 评估呼吸循环 准 备 了解心肺复苏的基本理论,掌握操作方法 环境安全,患者已脱离致伤因子 判断意识 呼 救 摆放体位 以手指或吸引器清除患者口腔内异物或呕吐物 打开呼吸道:无颈部创伤者用压额举法,若颈部有创伤则用下颚推 前法。用眼看、耳听及面感的方法评估呼吸 确定患者无呼吸,马上给予2次人工呼吸 患者若无呼吸循环指征 立即进行胸部按压,同时进行人工呼吸 连续5个循环,约2分钟 再次评估呼吸 触摸颈动脉,评估循环征象 整理患者及床单位 按需记录 清理用物 再次评估 完成上述五各循环后,再次评估呼吸、循环征象,若无呼吸及循环征象,再进行5个循环,周而复始 若恢复有效自主循环及通气即停止心肺复苏;或进而开始进一步的生命支持阶段;若判断患者已死亡则终止抢救
二、心内注射的方法
讲解示范
1、动作要点:(1)患者取卧位。(2)用安尔碘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常规皮肤消毒。(3)用9号穿刺针在第四肋间胸骨左缘1
2、注意事项与说明:(1)穿刺针要长,以确保能进入心脏。 连接管道 拔管 整理 查对 洗胃 观察 准备 操作者按规定着装、洗手、戴口罩 了解病情及操作注意事项 用物准备齐全 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查对解释 检查性能 插管
第五个训练问题:野战输血、输液技术
理论提示:战地输血是指在战地救护中,将血液输入到失血伤员的体内,以达到恢复循环血量、提高血红蛋**平以及补充其他血液成分的目的。在野战条件下,如能保证血液的充分供应,可明显降低战伤伤员的死亡率。因此,战地输血是战伤救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本身所产生的压强,将液体与药物直接注入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在抢救因战伤休克的伤员和危重伤员中尤其重要。这两项技术战时与平时基本相同,但又有其特殊性。本课时,我们重点学习野战输血、输液技术的特殊性。
一、野战输血的特殊性:因战时人员流动范围大,行程多变,使用袋式输血方便携带、安全,还可加压。在前线紧急情况下也可用半直接法输血,即用无菌的60ml注射器先吸少量抗凝剂,然后从供血者血管中抽吸血液,接着将血液直接注入受血者体内。上述操作需由3人共同完成,一人抽血,一人传递,一人推注。应注意供血者与受血者血型要相同。
二、野战输液的特殊性:
(1)输液环境恶略:战时输液一般是在野战环境中,而且还可能是在炮火危及生命的情况下进行操作。护理人员必须尽力应对恶略的环境,才能完成战时创伤救护工作。
(2)技术要求高:战时环境中光线不足、伤员休克导致静脉不充盈,车、船、飞机颠簸、摇晃等因素都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给输液救治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前线护士必须要有过硬的穿刺技术。
(3)输液所需的附带工具多:在前线的护士往往要自备手电筒、输液瓶挂钩、输液网等,以备在无输液设备情况下,自行制作完成。
第六个训练问题:包扎、止血、固定技术
理论提示:包扎、止血、固定是野战条件下的救护技术,它对于保证战伤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防止和减少战伤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和伤残率,提高治愈率和归队率,争取伤员良好的预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们对这三项技术逐一进行学习。
一、止血是战场救护的主要任务之一,主要方法有指压法、加压包扎发、止血带法、屈曲关节止血法、抗休克裤法。本课时,我们重点学习橡皮止血带止血法,本法适用于四肢大出血而用其他方法不能控制者。下面,请看示范图片。
讲解示范
1、动作要点:用棉垫、纱布、毛巾等物作为衬垫,再将止血带在肢体上缠绕2周勒紧,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2、注意事项与说明:
(1)缚扎时间越短越好,一般不超过1小时;如需**上止血带时间,则每隔1小时放松一次。
(2)止血带的位置应靠近出血伤口的最近端。
二、包扎在战救中应用非常广泛,有保护伤口、防止感染、扶托伤肢,以及固定敷料、夹板等作用。目前,部队常用的制式包扎材料有急救包、三角巾、绷带等。本课时,我们重点学习风帽式包扎法。下面,请看示范图片。
讲解示范
1、动作要点:将三角巾顶角和底边中央各打一结,形似风帽,顶角结放于前额,底边结置于枕外隆凸下方,然后将两底角拉紧,包绕下颌至枕后打结固定。
2、注意事项与说明:
(1)发现、暴露、检查、包扎伤口要快。
(2)包扎动作要轻,以免增加伤口流血。
(3)包扎要牢靠、松紧适宜,打结时要避开伤口和不宜压迫的部位。
三、固定:骨折是战伤中常见的损伤之一。掌握骨折临时固定的基本技术,对完成战救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课时,我们重点学习前臂骨折夹板固定法。下面,请看示范图片。
讲解示范
1、动作要点:在前臂掌、背侧各放夹板一块,用绷带或三角巾固定前臂于中间位;屈肘90度,用三角巾悬吊于胸前。
2、注意事项与说明:
(1)夹板的长度和宽度,要与骨折的肢体相称。
(2)固定应牢固可靠,不可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第七个训练问题:战时护理职业防护
理论提示:未来战争除使用常规武器外,也可能使用核、化、生武器。这些现代化武器具有很强的杀伤力,在短时间内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护理人员也会面临这种职业危害,所以要加强自我防护,保证人生安全。本课时,我们重点学习战时护理人员化学武器伤的职业防护。
一、呼吸道防护:浸渍口罩,将普通口罩、毛巾或其他布类叠成多层口罩,用10%小苏打水、肥皂水、**等浸渍,稍拧干后紧密捂住口鼻,这种口罩对烟态毒剂防护效果较好。
二、眼睛的防护:将普通风镜的通风孔用胶布封好,戴在眼睛上,或用透明的塑料薄膜。以胶水或胶布沾在眼眶周围,均可防护毒剂对眼睛的损害。
三、皮肤的防护:凡能遮盖身体的物品,都可用作皮肤防护器材,如雨衣、塑料布、蓑衣等。此外,用高筒靴、茅草等包裹下肢都有不同程度的防护作用。
第八个训练问题:急性中毒的救治
理论提示:急性中毒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发展快。群体中毒,伤害人群多。据有关部门统计急性中毒是我国全部疾病死因的第5位。本课时将有关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程序、主要措施、需注意的问题进行学习,力图对急性中毒,尤其是群体中毒的救治能达到紧张有序、高效。
一、急性中毒的救治原则
(一)切断毒源 使中毒愈者迅速脱离染毒环境。
(二)迅速有效消除威胁生命的毒效应
(三)尽快明确毒物接触史
(四)尽早足量地使用特效解毒剂。
(五)当中毒的毒物不明者以对症处理为先。
二、急性中毒救治的主要措施
(一)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二)及时足量使用特效解毒剂;
(三)促进毒物的排泄;
(四)有效的对症处理;
(五)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呼吸困难。
三、急性中毒的救治需注意的问题
(一)急救工作要做好三到位:即责任、质量、服务到位;树立三个第一:即时间、患者、效率第一。
(二)应高度重视生命体征曲线变化,及时发现问题。
(三)在抢救成批急性中毒患者时,要立即成立相应的护理治疗组,使抢救工作紧张有序。
四、急性中毒的救治程序(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