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合集11篇)范文

(作者:number12时间:2023-11-28 16:00:32)

好范文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11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好范文网搜索到更多与《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相关的范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合集11篇)

篇1: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2、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重点难点:

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教具准备:

例6的投影片、小小养殖场和巩固练习l以及游戏题的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按顺序写敷.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 )。

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 )。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87、70、62、15、6

二、新授。

1、投影出示例6.

教师:红球有几个?(58个)蓝球有几个? (15个)黄球有几个?(10个)

大家一起从15数到58,数的过程体会到15到58要经过好多的数。

教师告诉学生,58比15多得多,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红球比蓝球多得多。

请一个同学从10数到15,从中感受到l0到15比较接近,我们就可以说15比10多一些,象刚才的题目,我们就可以说黄球比蓝球少一些.

2、投影出示小小养殖场。

小组讨论:小小养殖场,谁比谁多一些, 谁比谁多的多,谁比谁少一些.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论:鹅比鸭少一些,鹅比鸡少得多,鸡比鸭多的多等等。

三、巩固练习。

1、小娟有37张邮票.(投影片出示)

本题可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中交流。

(1)小明可能有几张邮票?

(2)小红可能有几张邮票?

2、第43页“做一做”

第1题:4人小组根据题意每人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

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提问个别学生,集体订正.

第3题:看谁最聪明:你能想出几种答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3、下面各数中,谁比谁多一些,谁比谁多得多,谁比谁少一些?

15、17、45

四、结课

篇2: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操作能力、对知识的总结概括能力。

3、体会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具学具:

课件、学生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1、12-5=

15+3=

4+9=

6+8=

3+7=

20+13=

30+14=

24+5=

2、说说24+5=你是怎么进行计算的?

二、新课学习

1、出示主题图:箱子里24瓶矿泉水,外面有9瓶矿泉水,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2、学生观察,讨论得到用加法计算,算式为:24+9

3、请学生领用小棒来进行操作,演示计算过程。

4、全班交流展示不同的计算方法,明确先算个位上的数,再加上十位上的数比较简便。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先圈一圈再填写计算过程。

2、填出()里的数

14+3=()7 2+44=()6

25+6=()1 36+4=()0

59+2=()1 59+20=() 9

3、练习十五第6题。改错,说明错的原因。

4、爷爷有50元钱,买一副眼镜花了35元钱,一个杯子花了9元钱,用去多少钱?

四、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篇3: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3.体会加法的交换律。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退位、不进位)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主题图,引出课题。

问:图中是什么动物?在干什么?(松鼠妈妈和小松鼠在采松果)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松鼠采松果,板书课题:采松果

2.观察主题图,提问题。

你能看图提出数学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一共采了多少个?

松鼠妈妈采了25个,小松鼠采了4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

二、解答问题。

1.你能根据“一共采了多少个”“松鼠妈妈比松鼠多采了多少个?”列出算式吗?

学生说,板书:25+4= 25-4=

得多少?怎样想?小组讨论,汇报

2.操作验证。

(1)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根和4根合在一起是9根,20加9等于29,板书:5+4=9 20+9=29

(2)摆小棒:左边摆25根,右边摆4根。5-4=1 20+1=21

3.看算式拨计数器练习。

32 + 4 = 26 + 3 = 54 + 4 =

48 – 5 = 87 – 7 = 66 – 5 =

三、作业。

1.图意提问题。原来有19个草莓,吃了9个,还剩多少个?

列式:19 – 9 = 10(个)

2.第2题:观察算式,有什么规律?

(两位数加一位数,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计算并照样子写一组算式。

3.根据“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这个问题列式。

25-2 = 23(米)

4.独立完成第3、5题。

篇4: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怎样合理地估算及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学们,今天我们又遇到了一件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出示主题图

一年级一班有女生19人,男生18人。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

(1) 讨论: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2)估算一下大概有多少人?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学生独立思考算法,试算 19 + 18 = □

(4)人一组交流算法,组长统计算法。

(5)全班同学交流算法。

算法一: 10-10 = 20 9+8 = 17

20+17 = 37

算法二: 19+10 = 29

29+8 = 37

算法三: 20+18 = 38

38-1 = 37

算法四:列竖式

19

+ 18

37

三、练习试一试

25+1827+24 46+35 51+29

25 27 46 51

+18 +24 +35 +29

(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四、综合练习

1、算一算,想一想。

26+7=答案

3+39=答案

18+27=答案

26+27=答案

23+29=答案

18+47=答案

2、用竖式计算

44+18=答案

52+29=答案

7+56=答案

21+79=答案

27+24=答案

35+15=答案

69-11=答案

38+19=答案

篇5: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2、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判断能力、方向意识。

3、经历探究辨别方向的过程,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

教学重点:正确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正确描述方向

对教学重难点突破的阐述:

借助太阳从东边升起这个生活经验认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辨别图片上的四个方向的基础上,通过对实际生活中的太阳升起位置的观察,辨别实际生活中的四个方向。

预习提纲: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预习展示:

师:谁会背诵《悯农》这首诗?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生:农民伯伯很辛苦,我们要珍惜粮食。

出示情境图,谁能给同学们讲个故事?

二、解决问题、精讲点拨:

师:第一幅图,你怎么看出来是早晨?

生:公鸡开始打鸣。

生:太阳刚刚升起。

师:太阳从哪边升起?

师:第二幅图你能看出是什么时间吗?

这是太阳在哪个方向?

师:第三幅图到了什么时间?

你怎么看出来的?

生:太阳要落山了,他在跟我们说“再见”。

师:太阳在哪个方向落山?用手指一下。

师:第四幅图到了什么时间?

师:北极星指向什么方向?用手指一下。

刚才我们通过四幅图认识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谁能用这四个方向再讲一遍故事?

三、类化练习、限时作业:

类化练习:老师这里有四张卡片,上面分别写着东西南北,谁能把这四张卡片正确的贴在我们教室的墙上?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农夫的一天

——方向的认识

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北极星指向北方。

第14课时自主练习

篇6: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

左 右(第3页)

教学要求:

1、在生活中看关于左右的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能初步运用左右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体会其相对性。

教学重点:

认识左右的位置关系,正确确定左右。

教学难点:

左右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

计算机课件 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

教学过程:

一、通过左手、右手的活动,感知自身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今天谁有信心上好这节课?请举起你的小手。

1、感知左手和右手

看看你举起的这只手,是你的右手? 再看看你的另一只手,是你的左手?

师:大家说说,我们常常用右手(或左手)做哪些事? (学生自由发言

师:左、右手要多锻炼,特别是左手,多锻炼会使我们的小脑袋越变越聪明。

2、体验自身的左与右

师: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配合起来力量可大了。小朋友再看一看自己的身体还有像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吗?谁来说一说? (学生自由回答)

3、小游戏

听口令做动作(由慢到快)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拍拍你的左肩,拍拍你的右肩 拍拍你的左腿,拍拍你的右腿 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 左手抓右耳,右手抓左耳

4、揭示课题

师:小朋友们刚才已经熟悉了自己身体的左和右,其实生活中的左和右还有许许多多,今天我们就来确定一下左和右 (板书课题:左 右)

师:请小朋友们记住,左字下边是个工字,右 字下边是个口字。

二、玩学具,理解左边和右边

1、摆一摆 师:同桌合作,像电脑上一样的顺序摆放好事先准备好的学习用品。 (计算机演示:按顺序摆好:铅笔 橡皮 尺子 文具盒 小刀五样学具)

师:大家先来确定一下,摆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摆在最右边的是什么?

2、数一数 师:按左右的顺序来数一数。(点着学具来数,数好后请学生回答,从而完成电脑中的填空题) 从右数橡皮是第--------个 从左数橡皮是第--------个

篇7: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设计说明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难点。重点是让学生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理并掌握算法。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如下:

1.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以及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整十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让学生从生活中收集三种类型的加法进行复习,既复习了旧知,又培养了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同时充分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三道练习题都与下面探索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有着密切联系。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主动参与、自主探究的机会。通过语言表达、边摆边说的教学环节,体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成功的乐趣。

3.把练习题融入到游戏中,符合儿童好玩、好动的天性,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与高涨的学习热情。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促进迁移

1.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数学知识,老师让你们收集生活中我们所学过的两个数相加的例子,你们找到了吗?谁愿意到黑板前来展示?

2.学生展示收集到的加法例子。

预设

(1)一位数加一位数的。

生:我第一周得了6颗红星,第二周得了8颗红星,两周一共得了多少颗红星?(学生用图文结合展示)[6+8=14(颗)]

(2)整十数加整十数的。

生:过年的时候,爷爷给了我两个红包,一个红包里面有20元,另一个红包里面有50元,这两个红包里面一共有多少元?(学生贴了两个信封并用集合圈表示)[20+50=70(元)]

师:希望你能合理利用你的压岁钱。

(3)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

生:我的语文书第一课有11个生字,第二课有8个生字,这两课一共有多少个生字?[11+8=19(个)]

设计意图:教师以谈话的形式引入,用挑战性的语言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三个真实的例子,帮助学生回忆、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为知识的迁移做好铺垫,同时也对学生合理利用压岁钱做了思想渗透。

⊙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1.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教材65页例2情境图,说一说你从图中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2.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并讨论算法。

(1)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出示课堂活动卡)

师:24+9这道题应该怎样计算?请同学们分小组用小棒摆一摆、想一想,看谁的动作最快!

(2)组织小组讨论计算方法。

师:把你的摆法在小组内说一说,选出能代表你这一组的计算方法。

(3)请各小组的代表上台讲解本组的计算方法。

预设

组①:左边摆2捆零4根小棒表示24,右边摆9根小棒表示9。把右边的9根小棒分成6根小棒和3根小棒,左边的4根小棒与右边的6根小棒凑成10根小棒,组成1捆小棒,一共是3捆小棒。3捆小棒再与剩下的3根小棒合起来是33根小棒,即24+9=33。

组②:左边摆2捆零4根小棒表示24,右边摆9根小棒表示9。左边的1根小棒和右边的9根小棒合起来是10根小棒,加上左边剩余的23根小棒,一共是33根小棒。

组③:左边摆2捆零4根小棒表示24,右边摆9根小棒表示9。左边的4根小棒和右边的9根小棒合起来是13根小棒,再加上2捆小棒,一共是33根小棒。

3.指名说出计算过程。

师:刚才我们用学具演示了24+9的计算过程,谁能用自己的话再把这个过程说一遍?(请几名学生讲,注意突出“进位”)

4.抽象概括,弄清算理。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计算方法:可以先把个位上的数与一位数相加,再把得到的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还可以先把一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5.比较异同,体会算法。

让学生结合小棒图说一说,以上算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师小结: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需要向十位进1,这样的加法叫进位加法。(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操作,自主探究24+9的计算方法,在交流中初步体会操作方法的多样化。从具体到抽象,使思维过程更清晰、更有条理,从而理解算理。

篇8: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买铅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同时又能与他人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重点

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难点对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具准备

教学方法(或模式)

“情境探疑”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带人情境确立立标

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6+4=9+6=10-8=15-5=

8+7=4+9=16-5=8+8=5+9=

3、填一填

9+xx=13xx+9=15

凭借情境解疑探究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

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

记(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

板书:15

篇9: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游戏中领会左和右,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2.不断在实践活动中充分体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3.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办事效率.培养学生自觉遵守上下楼规则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正确、迅速地辨别左和右.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唱歌吗?那咱们一起唱一曲吧!(放歌曲,师生共同唱,并做拍手动作)

提问:刚才我们是用什么拍的手?(手)

1、认识左右

(1)强调左右手的作用,加深对左右的认识

师:伸出左手右手,看看自己这双灵巧的手,(学生看手)

在生活中常用左、右手干什么?

(2)找找身体上的左右

师:坐手、右手是对好朋友,配合力量可大了!会做很多很多的事情,找一找身体上还有像这样一左一右的好朋友吗?请你一边找,一边和你的桌说说。

(学生活动,寻找身体上的左右)

提问:“谁愿意和大家说一说你身体上的一左一右的好朋友?老师建议,他说到哪儿,咱们也就指到哪儿行吗?”生汇报寻找结果,边说边指,其余的同学也跟着指一指。

小结:在我们身体上有这么多一左一右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就请这些好朋友帮忙,来辨别左右。(板书课题:左右)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创设音乐、游戏情境,以谈话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游戏:听口令做动作

师:现在我们来玩“听口令,做动作”的游戏。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左手拍左肩,右手拍右肩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左耳右手拍左腿,左手拍右腿。前拍拍,后拍拍,左拍拍,右拍拍,上拍拍,下拍拍。左脚跳两下,右脚跳两下左手叉腰,左手举起来,向左弯弯腰。右手叉腰,右手举起来,向右弯弯腰。

2.各种方位感知左、右。

师:刚才通过游戏老师发现你们能很快辨别出左右,现在我们再来试试......

师说学生做

在第一排中,坐在最左边的是谁?(学生找,点到名的同学请站起来)

第一排最右边的是谁?

第二排从右数第3个孩子是谁?

从左往右数第5个孩子是谁?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自己边动手操作边用语言表达,说与做相结合,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并在成功中感到喜悦。】

三、整理应用,内化提高

1、师:小朋友们真聪明,很快就能辨别左右。我们要用学到的知识去帮助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看看小蚂蚁遇到了什么困难?

课件展示课本13页第六题练习题。

小组讨论(教师参与听取信息)

2、师:小蚂蚁的问题解决了,可老师这里也有一个问题

老师举起左手,老师举的是哪只手?

同桌互相说说。

请学生面对面,都举起右手?让学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

3、课本13页练习:生活中的左右

师:生活中也有这种情况,走楼梯时靠哪边行走!靠谁的右边?

我们很快就要成为少先队员了,行队礼时应该举哪个手?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课后作业,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又有利于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既强化了新知,有提高了兴趣,真正做到了课虽终而趣尤浓。]】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这节课你认为哪个小朋友表现得好?也可以说说你自己。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目标是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臵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领会左右的意义.能准确的用左右来描述物体所处的位臵,是教学的重点。体会左右的相对性是教学的难点。

回顾本次的教学活动,发现还有许多需要思考与推敲的地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整合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辨别左右

整合课程实质上是一种采用各种有机整合的形式,使学校教学系统中分化了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之间形成有机联系的课程形态,它是一种新型的课程形态。本节课我整合了语文课等多种课程资源,帮助学生巩固对左右的认识。比如:在导入中,让学生认识汉字宝宝“左右”,在这里就整合了语文的资源。并再进一步区分识记这两个字,为以后解题读题做准备。

二、利用生活经验辨别左右

数学来源于生活,新教材更体现这一点。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而且有必要地还原数学知识的生活背景,把书本上的知识放在生活中来学习,让数学问题生活化。比如,在本节课中,我没有简单地讲述左右,而是在一上课,就让学生说说他们是怎样辨别左右的,学生的思维、语言、行为无不是在一种自由、民主、平等的合作与交流中流露出来的。课前我就想过辨别左右方位,单靠教师认真讲解和学生记忆是学不好的。因此我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主动学习,但没想到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如此丰富,他们辨别左右的方法如此多样。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打破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原有经验为基础,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的过程。学生只有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才是有效的学习。

三、让学生在玩中辨别左右

布鲁纳说:“学习的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本节课我安排了各种形式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他们在玩中学,在乐中悟。学生在自由、轻松的课堂气氛下,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游戏中。

1、活动形式多样

本课中,我预设了很多活动,如找身体上分为左右的好朋友、遥控机器人、摆一摆文具并说一说、数一数、猜一猜,拿一拿;说说自己的邻居、拍手游戏、握握手等这些活动,有的活动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的活动是对学生思维的启发,有的活动是对新知识的巩固与应用,把动手和动脑通过活动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达到学习效果的化。

2、知识层层深入

分清左右的方法就是记住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因此在上课开始,我就问学生是怎样区分自己的左手和右手,经常用右手做什么事?这样对学生原有知识起到了承接和巩固,之后由自己的左手和右手扩展到身体上左和右,学生会发现有左耳、右耳、左眼、右眼、左腿右腿等。接着通过摆学具,在动手做中,进一步加深对身边左右的感知。随后,把左右延伸到身边,让学生观察自己身边的左右是谁,这样范围以自己的左右手为圆心,逐渐地扩大到身边,并质疑:同一人为什么既说他是在左又说他在右边?从而体会到左右的相对性。最后通过和同桌拍手游戏及握手活动进一步感受到左右的相对性。可以说知识是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前一个环节的结论做为下一环节的基础,每一部分在学完知识后,都能利用活动及时巩固复习。

四、课后感受不满意之处

整节虽然游戏活动不断,但在重难点之处感觉没把学生激发起来,突破不够。要能做到收放自如就好了。再有受时间的限制,没有机会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物体的位臵,这方面对于本班学生来说也是个很大的难点。

还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如学生原有的经验不够一致,甚至差别很大,特别是组织学生用左手拍同桌的左手、右手拍右手时,少数学生在活动中处于旁观者的态度或是不能正确使用左右手做拍手活动,教师还需适时点拨、提醒、帮助他们,可请拍手游戏不顺利的组上台或任意组上台展示,能让学生从活动中安静下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左右的相对性,从而突破难点,效果将会更好。

教学中真的是千变万化,有许多不可预料情况,这就需要教师敏锐的观察力、处理问题的能力及驾驭课堂的能力,这方面是我今后努力的重点。

总之,对于本堂课的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去感悟知识,领悟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描述位臵关系的习惯与应用意识,使学生具有初步的空间观念,学生在学习中学会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方法,感受到学习的价值。由于本节课以活动为载体,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的浓厚,学习的热情高涨,可以说是师生非常开心的“玩”了一节课。

篇10: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设计说明

百数表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为后面的学习作准备,所以在教学设计上具有如下特点: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百数表中,蕴涵着许多有趣的数的排列。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发现这些数的排列特点并表达出来,同时根据百数表回答问题,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关注学习活动的设置,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资源,设计了为数涂色、为数找家等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使学生兴致盎然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说出个位上是5的两位数。

2、说出十位上是3的两位数。

3、说出个位上和十位上的数相同的两位数。

师:怎样才能使这些数清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数的顺序。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数的组成的相关知识,为下面学习数的顺序做好准备。

探究新知

1、认识百数表,课件出示教材41页例4中的表格。

(1)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斜着看,从11到99这组数有什么特点?66和88之间应该填什么数?

师:这组数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同,它们表示的含义一样吗?

学生任选一个数举例说明。

师:斜着看,10除外,从19到91这组数有什么特点?

师:这些数的排列都是有一定顺序的,下面我们就按照数的顺序,把其他数写出来。

(2)按照数的顺序,填写百数表。

学生完成百数表,完成后教师组织交流,并适时追问为什么这样填写。

师:这个表格中一共有多少个数?(板书:百数表)

(3)给十位是3的数涂上绿色;给个位是3的数涂上黄色。

师:观察这两组数,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

生1:十位是3的数都在一横行上(40除外),后面一个数总比前面一个数多1。

生2:个位是3的数都在一竖行上,下面一个数总比上面一个数多10。

师:其他行、列也是这样吗?

学生观察后汇报结果。

篇11: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兴趣,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并通过交流和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能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2、培养学生仔细观察、比较、概括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初步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积极思考的习惯,使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正确地计算减数是9的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用电脑出示课本第全景图(小兔买铅笔的场景)。小白兔特别爱劳动,兔妈妈为了奖励小白兔,一大早就带着小白兔来到文具店买铅笔。我们一起去瞧瞧吧!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1、交流,同桌说一说。

2、全班汇报。

二、互动新授袋鼠阿姨有15枝铅笔,小白兔要买9枝铅笔,我们帮袋鼠阿姨算一算还剩多少枝呢?你能根据要求列出算式来吗?15-9=?该怎么算呢?下面同学们用小棒代替铅笔先摆一摆,再跟小组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在纸上列算式,摆小棒。

1、先摆15根小棒,再从中一根一根地拿掉,拿走9根后,就知道还剩6根。

2、先把摆好的15根小棒分成10根和5根,再从10根里拿掉9根剩一根,把这一根加上5根,就得到还剩6根了。

3、把9根小棒分两次拿。先从15根里拿走5根,再从10根里拿走4根,最后只剩下6根了。

4、想9+6=15,反过来15-9=6。

【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说明题意,要求学生用小棒或计数器先做一做,再算一算,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实物和算式的联系,理解运算道理。

2、完成教材第3页3-5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在教材上完成。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问题吗?学生概括总结,既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师小结点到为止,不给过多的结论性东西,不限制学生的算法。

word该篇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合集11篇)范文,全文共有11057个字。好范文网为全国范文类知名网站,下载全文稍作修改便可使用,即刻完成写稿任务。下载全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合集11篇).doc》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合集11篇)下载
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